当前位置主页 > 人生感悟 > 亲,看到好文章一点要记得分享哦!
 励志  励志人生  励志一生    你好  天天  lizhi  lz  cn  88888888

励志人生:改变心态才能改变我们的一切

发布时间:2019-10-19 来源: 编辑:admin 点击:

励志人生:改变心态才能改变我们的一切


 


杨老师:


  您好!我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反正现在过的很不好,与人交流又烦,不与人交流又难受,孤单。


  我好像整天在想事,好像总有个问题烦扰着我让我无心做别的事情,我现在有很多我要做的事情都没有做,不是我不想去做,而是没心情。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这七八年来我一直都被这个问题困惑,也想了七八年,什么都没做,我今年二十七岁了,还没谈过女朋友,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好,关键是我不知道我哪里出了问题,要知道我哪里出了问题的话我就去改。我现在的问题可能还是与人的交流问题,不知道是自己不会与人交流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就是这个问题让我很痛苦,这七八年来我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不知道怎么说好,我到底怎么了,我真的不知道您能否帮帮我,万分感激,我真的不想这样过下去,我也想象别人一样开开心心的过,有着他们一样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多好。


  我现在就是不敢跟比我说话强的人交流,除非强很多,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我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我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我也不大爱说话,很苦恼。我都二十七岁了,都快三十岁了,真的好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三岁父亲去世,初中过了一段艰苦的生活,高中身体变差,也越来越不爱说话,那时候我妈都说我一个星期都说不了一句话,我那时是真的不想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说了也没用是的。初高中吃不好,身体又差,后来什么都变差了,从小学到高中,整个人越来越差成一种倒退局面,我妈当时的教育是你看谁谁谁,让我们跟他们学,结果我们变得更苦,一言难尽,不知道怎么说。我想渐渐的好起来,不再现在这个样子也不怎么与人接触,很不好。就说这么多了。谢谢您看这篇文章!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这位朋友:


  您好!你的情况我非常理解,而且也非常乐意与你探讨这个问题。你说“现在过的很不好,与人交流又烦,不与人交流又难受,孤单”我觉得你的情况在很大可能上有几个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你与他人在一起交往、娱乐的时间比较少。按照马斯洛的基本需要五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才能得以发挥的需要,你所缺乏的正是“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的缺失不仅让你产生了挫折感,加剧了内心的矛盾冲突,引发了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且还干扰了你正常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导致了对自己讨厌、腻歪和极端等问题的出现。要想解决你的问题,就必须满足这类需要,也就是说必须与周围的人打交道。亚里士多德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就充分说明人是群居性动物,不能离群而索居,孤独而无友,所以根据你的情况建议你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培养和提高善与人相处的能力,一旦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你的一切问题也就得以化解和消除了。


  第二方面是你虽然与他人交往,但是你却不能敞开心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赏识、认同、接纳和爱,也期望自己成为人们心中的重点,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自己首先赏识、认同、接纳和爱他人,同时也需要把他人看作是自己心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所期望的一切才能随之而来。


  第三方面是你经常看自己的消极面,让它纠缠着自己而不放手,致使你每天都活在消极的阴影之下。其实我们每个人所你把我的就是此时此刻,纵观人世间所有幸福的人,他们都是既不往后看,也不朝前看,他们只看自己的此时此刻。巴斯噶在《沉思者》中的这样一段话:“我们向来不曾把握现在。不是沉湎于过去,就是殷盼着未来;不是拼命设法抓住已经如风的往日,就是觉得时光的脚步太慢,拼命设法使未来早点到临。我们实在太傻,竟然留连于并不属于我们的时光,而忽视惟一真正属于我们的此刻……”。所以只要我们活在此刻,只要为此刻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活着,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只要我们用心的做我们真正的自己,把握住此时此刻振作起来的我们自己,用心地追求和享有幸福、愉悦、快乐爱的生活,相信我们的未来将会是幸福而快乐的。


  第四方面是经常悲观的看待自己,而不是积极而乐观的看待自己。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在心理情绪之上,南宋陆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证。励志名言 信念:我是造物主的独特创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跟我完全相同的第二个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存在一定会有价值,我也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对自己说:我能干好。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就会有自尊、愉快、好胜等良好的心态,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绩。


  其次,要克服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由于自我认知发生偏差,过多地低估自己,怀疑、轻视或看不起自己,而形成的。比如常受他人指责或限制、自我消极暗示、性格内向、自尊性过强等。这就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多看看自己的优势,尝试与活泼开朗的人交谈,通过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和尝试来增强自己交往的自信心,同时勇敢地接纳和接受自己,扬长避短,坦荡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同时找自己的优点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自己,当然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帮你悉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从优点之上挺立起来。也可以观察你周围的同事,在他们的身上也存在着缺点,这样你就可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比如主动向人际交往比自己强的同事请教;主动接触长辈和同事,并以礼貌性语言和行为对待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从自卑中超越。


  第三,从小处、容易处着手,首先做自己胜任和掌控的事(自己不能胜任的事,不要立即强制去做),获得自信心之后再做较为复杂的事,就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同时要时时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与他人共同分享;给他人提供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当他人遭遇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在此需要牢记的是“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


  第四,以真诚、信任、尊重的心态和行为对待他人,同时要以宽阔的心胸接纳他人的不足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所以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就能结交到不少的朋友。


  第五,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第六,充分利用你身边的好朋友,将自己的困惑、苦恼、郁闷向他们诉说(当然也可以用写日记的形式),他们肯定会替你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和帮助你走出困惑、苦恼、郁闷的心境,进而化解或消除你的自卑感。同时要抽时间多参与集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爱好结交朋友,也可以互相交流信息、切磋思想和体会,达到融洽人际关系的目的。


  第七,要多向周围的人学习,在工作中、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事,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事,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通过观察和模仿,你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改进。


  第八,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与人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并给予以表情、手势、点头等方面适当的反馈,特别是当对方有怨气和不满需要发泄时的倾听,更能显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水平;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给他人提意见、指出错误时,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及他人自尊心;与他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


  第九,要有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很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不是只会闭门苦读的书呆子,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业余爱好不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还可以让大家发掘出自己在读书以外的潜能。例如,体育锻炼既可以发挥你的运动潜能,也可以培养你的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仅仅给你点了一些步子,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还有许多,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借鉴参考,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更祝愿你在这个和谐的人际网络之中生活得如鱼得水。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日志:高三,先放平您的心态    励志故事:三位建筑工人的不同心态


本文网址分享:https://www.52000.net/lizhi/renshengganwu/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