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年
文/十水
从09年大学毕业来北京,转眼,三年已过。也许我并没有什么资格谈论北京,相对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城市,我的三年不过是太渺小的一段。况且,我是个孤僻的人,我没有去过北京的很多地方,即便是这样丰富多彩的一个地方,也并没有改变我孤僻的属性。但是还是想说说她,也顺带说说自己这些年的生活。
大四那年仍处于失恋中无法自拔,当老师告诉我有个机会可以离开天津时,我二话不说应承下来,逃脱的比谁都快。失恋是种和失重差不多的事情。我一度找不到生活的重心是什么。我原本的生活计划无数次的被“我失恋了我要颓废我对人生无所谓”这种种说辞一再耽搁,我在两年后才开始走两年前本该走的路,当然这是后话,这也大概直接导致我的人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不过,就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说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换句话说,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本来应该有的生活。本来就没有什么选择可言,只能活一次,只有一种人生。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好惋惜的了。
我为我的大学四年赋予了很特别的关于人生的意义,在我总是默念着人生也就二十个“四年”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这个四年是我最重要的日子。在这四年里,我遇到了我永远忘不掉的人,我经历了我永远无法释怀的事。青春本来没什么值钱的,青春被毁掉的梦才是最珍贵的。我用“来北京”结束了这四年。但我也知道,只要没有流窜到平行空间,只要生活在这个地球,这四年对我的影响就永远没有结束。哪怕此刻,那个“四年”对我来说也犹如昨天。
可是就是在我不断的感慨自己老了的这些天,我突然意识到,那已经是三年前的“四年”了。而真真实实的这三年,却被我这个沉溺于过去的人无视掉了。这三年里,我认识了那么多新的有意思的人,经历了那么多有趣的无助的热血的傻逼的踏实的开心的想通的想不通的意外的意料之中的事,它们把这三年时光填充的满满的,它们让我越来越热爱这个城市,越来越希望变成它的一份子了。
我一直说,我喜欢有历史的地方。身处历史其中,会让人觉得人生轻松许多。即便你再有故事,能比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城墙有故事吗?这是我用有历史的城市治愈自己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我的另外的一大法宝是,想想芸芸众生,想想火车站的拥挤人群,你这是最小的那一颗,别看的那么重。)
人生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时间本身并没有标尺,但我们喜欢把它割裂开来看,比如小学、中学、大学,比如20、30、40,成长没有巨大的标签,但这些人为的分割,给了我们的生活更深重的意义。
三年生活的起点,从来北京参加工作面试开始。面试完,一边在清华园里遛着,一边给当时在北京的一个学长打电话告诉他我可能会来北京的事情。阳光刺眼,清华西北角的那些红色房子漂亮的很。一切都很陌生,我和学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因为其实也并不熟识,那个电话不过是代表了人每到一个陌生境地要找一份熟识来消灭恐惧才做的事。挂掉电话,才有空想到,新的生活要开始了。
接下来的事情细小杂乱,我大概也写不出什么章法来,就随便记叙吧。从清华说起。
清华的老生物楼和老化学楼,对称修建。在清华的一年半里,看到它们,我总要多看两眼。它们不如新楼气势宏大,颜色亮丽,但是它们稳重、朴素,它们立在那里,就是知识的分量。在这一年半,虽说也走遍了清华的边边角角,东南西北门,吃遍了清华的十来个食堂,但最爱的始终是生物系所在的这一片,因为历史感。即便他们的内部也在一再改装,以适应现代学术生活,我仍然喜欢看到它们。
还记得某一天去生物系老楼听一场讲座,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那里面。听课走神的瞬间,看了一下窗外,顿时被窗外的景色击中。李海鹏说,“我相信决定性瞬间确有其事,的确存在着某些格外玄妙而与众不同的时刻,使我感到自己是在真正地活着。概无例外的是,那些瞬间总是关于自由的。”我知道那就是属于我的一个瞬间。窗外树木葱翠,蓝天白云,阳光灿烂,身边的所有声音都消失不见了。科学家说系统噪声是一种无法消除的东西,可在那一刻,万籁俱寂,我渐渐与整个自然界融为一体,无边无际。这是我二十几年的人生里最美好的瞬间之一。
工作的前半年,我一直住在一个不到十平米的空间里。房子就在清华的西门外,巷子狭窄逼仄,房子粗糙简陋。很长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那里,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钟从清华出来回到住处,我竟也不十分害怕(感谢北京还算不错的治安)。我现在也并不记得那时候整天在想些什么,又是怎么消化这份孤独的。翻看了之前的日记,发现也都是寥寥几笔,似乎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受。大约那段生活是契合我的孤独本性的,所以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歇斯底里。
后来前男友也来北京工作,再后来搬来和我同住(短暂和好的一段时光)。虽然那时候是名义上的男女朋友,但我自己明白,任是什么,都无法改变我们日渐疏远的心。但是我要感谢他在的那段时间,毕竟那段时间的我,每天下班回家还会有所期待。是的,我用的是回家两个字,在房子里还有其他亲人的时候,我才会称呼它为家,否则就不过是个落脚之处罢了。
没多久,前男友有了一个去上海的工作机会。我自然是没阻拦他,他便这样走了。几个月后我们通过电话再次分了手。我还记得打那个电话的地点。生物系三楼的一段走廊,我一边看着外边的风景,一边对他说,“没什么,我们还是分开吧”,然后他在那边信誓旦旦的说以后会等着我找了男朋友再找女朋友,说要一直照顾我之类。我自然不十分相信这些话,但那时候还是为自己的情感难过,其时已经泪如雨下。生命中的很多经历都变成了一种模糊的感觉,一种隐之又隐的细腻的痕迹,可是总另有些场景,影响了大脑沟回的走势,什么时候想起便能清晰回放。
他走后不久我开始和一个同事同住。每天能一起回来住处,也安全了不少。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09年年末,我和同事竟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的事故。煤气中毒。大概是个周末,实验室的同事们一起唱歌,回到住处已是11、12点钟的光景,因为又困又累,稍微洗了洗便沉沉睡去。然后,然后就是一个噩梦了。我在梦里始终无法醒过来,所有在我过去的梦里出现的恐怖镜头都在那个梦里重现了,我拼命想醒过来,却怎么也清醒不了。到后来,我开始觉得有两个人来抓我,要带我走(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大约真的相信了人死后是会有黑白无常来抓的),我想挣脱,却怎么也挣脱不了。最后还是同事醒了过来,据她后来说,是因为想上厕所,开了灯,开了门,我才渐渐的醒过来,但整个意识还是不清醒的。再看周围,才发现床上一塌糊涂,没错,大小便失禁,真是惨痛的场景。我给实验室的师兄拨了电话,因为是半夜,对方没接。(人生感悟 成功”,考研的最后半个月简直崩溃掉。晚上睡不着,白天也睡不着,就那么硬生生的熬了半个月,神经衰弱到极致,书是一眼都看不了了。考试答题的时候手都是抖的,要不是同学鼓励,我一定考完第一个科目就放弃掉了。还好坚持到了最后,所以才能来了北师大。对这件事也万分感激。尽管读研不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能够来到这儿见识全新的世界,丰富人生经历,还真的是一件好事。
考研期间,每天早上从住处坐车到清华西门,然后走到二教,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到点吃饭,到点喝咖啡,到点又坐车返回住处。那时候唯一的乐趣好像是看二教一楼进门处的通告栏,总有人把学校贴的通知进行各种涂鸦,读起来很有意思。也有人在那儿留言索要鼓励,然后就真的有人在下面留言给他/她打气,也是很有意思的互动。
从西门到二教的那条路,少说也走了几十次,路上风景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教室里,也日渐形成了大家固定的位置,彼此就是不说话,也自有战友的熟悉与亲密。就在这个教室里,我认识了两个女生朋友,还被一个男生示好(那段时间烂桃花泛滥,走在路上都会被人搭讪)。其中一个女生朋友到现在还有联系,男生当然不了了之。学习本身并不是多轻松的事情。可是以现在看来,那段日子充实又单纯,剩下的都是美好回忆。
考完试,工作积攒下来的钱也花去多半,不得不另找工作养活自己。这段略去不谈。现在的我来师大也一年有余了。从对心理学的懵懂之感到现在的略知一二,这其中的成长,我自己看起来也很欣喜。但是我暂时不想写这些了,我想我要在过去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这段才会体会到更多不一样的意味。或者再找个时间补充吧。
就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成长里,北京渐渐变成了我的一部分。并不会离不开,而我自己也难以预料我将来是否会离开她,可是我很感激和她共同成长的属于我的历史的这段时光。生命的意义难以捕捉,细微的感受却足以温暖心灵。有人在这个城市走进了我的生命,有人离开了北京也离开了我的世界,这来来往往承载了很多的悲喜。
现在已是北京的秋天,这个城市又渐渐静穆清冷起来。她四季分明,我们才可以配之以与季节天衣无缝的心情。秋天悲凉,但也是收获的季节。这个时候的我最容易动情,最容易爱上身旁的人。几次爱情都是在这个时节发生的。可是来北京后,我竟然还没有谈过一场真正的恋爱。或者我可以说,我正在与这个城市谈一场恋爱,我努力的去了解她,也努力的让自己在其中成长,我为这里的改变欣喜,我在乎这里的人与事,而这些和恋爱相去不远吧?
说起来,这些年最大的改变应该是变得勇敢了一些吧。虽说面对很多事情仍然紧张,但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知道逃避了。想起这两天说过的一句话“我这个年纪的女生已经对什么事情都不害怕了,反正自己一个人都能解决”,当然话说的确实绝对了一些,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以前总想找一个可以依赖的人,现在却觉得最可以依赖的人是自己。也会去喜欢上其他的人,但这种喜欢不再是出于对别人的需要,而是自己想去付出一点什么的感觉。我想这才是爱情的真谛吧。
而没有发生改变的当然也有很多。仍然头脑简单(并不意味四肢发达),仍然喜欢把繁琐的人事关系整的简单明朗。仍然会和喜欢的人亲近,而不喜欢的人则是敬而远之。这自然都是些不成熟的表现,可也是我不想做出改变的坚持。而人生本就是自己的人生,大概也不需要为谁而活,尤其是在这些不改变也不会死人的地方,保留自己的一份坚持吧。
回看生活的时候,我很难总结出一二三四的生存法则。大概因为还没走到尽头,也因为天生就不是导师的料子,写不出什么心灵鸡汤。就像我们开始对“道德”这个词开始产生怀疑一样,而“成功”也不再是我们评价人生的唯一标准。倒是个体的渺小感受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看到心仪之人心仪之事的瞬间快活,灵感突现的某个下午晚上,读到直指心灵的句子,或者就是夏日的“清风徐来”,甚至于一场意外的淋雨……是这些开始成就我们的存在的意义。
上一篇:别人从你身上偷不走的10件东西 下一篇:人的一生都是偶然